设备识别

1. 设备接入系统后,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。

设备类型设备文件名称
SATA/SAS/USB/dev/sda,/dev/sdb(s=sata,d=disk,a表示第一块)
IDE/dev/hd0,/dev/hd1(h=hard)
VIRTIO-BLOCK/dev/vda,/dev/vdb(v=virtio)
M2(SSD)/dev/nvme0,/dev/nvme1(nvme=m2)
SD/MMC/EMMC(卡类)/dev/mmcblk0,/dev/mmcblk1
光驱/dev/cdrom,/dev/sr0,/dev/sr1(mmcblk=mmc卡)

2. 设备查看

1.fdisk -l								#查看硬盘情况
2.lsblk									#查看设备使用情况
3.blkid									#查看设备管理方式及设备id
4.df									#查看正在被系统挂载的设备
5.cat /proc/partitions					#查看分区情况

命令展示:
首先在虚拟机中添加SATA硬盘,以便观察实验效果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1)fdisk -l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2)lsblk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3)blkid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4)df
挂载后设备才能被系统使用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5)cat /proc/partitions
通过文件方式查看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设备挂载

1. 挂载(临时)卸载命令

1.mount									#查看挂载信息
2.mount 设备 挂载点						
3.mount -o 挂载参数 设备 挂载点
  mount -o rw /dev/nvme0n1p1 /lyueyue	#读写挂载
  mount -o remount,ro /lyueyue			#转换挂载参数为只读
4.umount 设备|挂载点						#卸载
5.fuser -kvm 设备|挂载点                 #通常用于卸载时设备正忙的情况(-k:结束进程,-v:显示详细信息,-m:显示进程)

2. 设备永久挂载

vim /etc/fstab							#设备挂载策略文件
设备       挂载点     文件系统类型      挂载参数 是否备份 是否检测
/dev/sr0  /lyueyue    iso9660         defaults   0       0
mount -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重新读取/etc/fstab文件,让其立即生效。

注意:
(1)在系统中有设备id的设备是可以被系统挂载(使用)的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2)此文件编写错误会导致系统启动失败,按照提示在操作界面输入超级用户密码,注释错误行,重启系统即可(参考下面的实验)
(3)/etc/fstab文件和/etc/rc.d/rc.local文件的区别:前者是系统挂载策略,在开机启动过程中执行。后者是脚本,需要执行权限,在开机启动后才执行。
命令展示:
(1)umount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2)mount -o
首先进行普通挂载,发现能在目录中新建文件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将原来的挂载转换为只读挂载,发现就不能新建文件了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3)mount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4)fuser -kvm
当正在占用设备时,发现设备卸不掉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当然可以将设备直接拔掉,不过这样会导致设备被锁。也可以结束占用,但这样比较麻烦。我们可以使用fuser -vm这条命令查看进程id,然后使用kill -9结束这个占用。但如果有一系列占用时,要使用fuser -kvm命令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发现刚才的占用被解除了,可以进行卸载操作了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5)设备永久挂载
先挂载设备,使用mount查看文件系统类型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编辑/etc/fstab文件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执行mount -a使其立即生效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补充:当/etc/fstab文件编写错误后重启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启动失败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输入超级用户密码,得到超级用户的shell,编辑/etc/fstab文件将有问题的那一条注释掉,目的是先进入系统之后再排错(因为我们有时不知道错误在哪儿)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两次退出后,成功启动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进入系统后,改正错误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设备中文件的查找

find -name
	 -user
	 -group
	 -type
	 -perm
	 -exec
	 -maxdepth
	 -mindepth
	 -o
	 -a
	 -not
	 -size

命令展示:
(1)find /etc -name passwd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2)find /etc -maxdepth 1 -name passwd:最多查找一层路径
find /etc -maxdepth 2 -name passwd:最多查找两层路径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3)find /etc -maxdepth 2 -mindepth 2 -name passwd:查找最大和最小都是2层,即子目录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4)find /mnt -user red
准备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5)find /mnt -not -user red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6)find /mnt -user red -o -user lll(是用户red或用户lll的)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7)find /mnt -user lll -a -group red(是用户lll并且是组red的)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8)find /mnt -type d(查找类型为目录)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9)find /mnt -perm 644(文件权限为644)
准备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10)find /mnt -perm -111(文件权限u位有1,g位有1,o位有1)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11)find /mnt -perm /111(文件权限u位或g位或o位有1)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12)find /mnt -perm /111 -type f -exec chmod ugo-x {} ;(将查找出来的文件执行权力去掉,其中 type -f表示文件,-exec表示执行命令,{}表示find命令查找结果,反斜杠是为了转义分号,分号表示命令结束)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13)find / -size +100M:找出根目录下大于100M的文件(若为-号表示小于100M)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分区

1. 分区方式对比

分区方式		位数	分区表大小	支持分区个数		   支持单个分区大小
传统(MBR)	 32		   64	  主分区4个,所有分区16个     2.2TB
UEFI(GPT)	 64		   128	  理论上无限制,windows128个  8ZB

MBR:只是利用简单的磁头扫描,在磁盘上直接进行管理。
GPT:是UEFI系统的一部分,有自己的智能管理系统。
2. MBR分区方式
主分区:主分区表记录分区的信息并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
扩展分区:主分区表记录的分区,不可直接使用,只是逻辑分区容器。
逻辑分区:扩展分区之上划分的分区叫做逻辑分区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3. 分区方法
先补充几个命令:
(1)fdisk /dev/sda:对设备/dev/sda进行分区
(2)command命令
command -m:获得帮助
command -d:删除
command -l:列出所有分区类型
command -n:新建
command -p:显示分区表
command -t:更改分区类型
command -w:保存更改
command -q:退出
command -wq:退出保存(这些数据存放在内存中,只有wq之后才会同步到硬盘上)
(3)mkfs.xfs /dev/sda1:格式化设备为xfs文件系统(相当于在/dev/sda1上安装设备管理软件)
(4)partprobe:同步分区表
当partprobe不起作用时用下面指令进行同步
partx -d /dev/sda:清理分区表
partx -a /dev/sda:重新加载分区表
实验步骤:
(1)新建分区1,大小为100M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2)查看分区表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3)退出保存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4)同步分区表之后,发现分区/dev/sda1没有UUID,因为没有文件系统,因此要进行格式化,格式化后才能使用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5)格式化
发现有UUID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现在可以投入使用了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验证几个情况:
(1)不能建立5个主分区,必须是3个主分区+一个扩展分区,扩展分区建好后可以继续建立分区,此时不用指定分区类型,默认是逻辑分区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删掉第4个主分区,改为扩展分区4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新建第5个分区,并查看分区表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2)要使得扩展分区4充满整个分区,否则容易出现内存不够的情况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直接删掉原来的扩展分区4,逻辑分区5也会跟着删掉(我这里是先删除逻辑分区5,再删除扩展分区4)。然后重新新建扩展分区4,起始和中止的块都用默认,此时再建立逻辑分区5,内存为200M就可以建立了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3)出现以下错误,是因为分区表不同步。发现系统不识别分区5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同步分区表,发现partprobe不起作用。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使用partx -d和partx -a进行同步,同步成功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再将/dev/sda5进行格式化,就可以投入使用了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(4)MBR方式转换成GPT
我们将设备上所有分区删掉并同步分区表,发现即使没有分区了,我们的设备还是使用MBR的分区方式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msdos即是MBR分区方式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使用 parted /dev/sda 指令,注意转换后原本的数据会丢失。然后输入 mklabel 指令,按< Tab>键我们可以获取可以转换的类型,输入gpt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再次查看分区方式,发现更改成功,新建分区时,就只能新建128个主分区了🍓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Logo

CSDN联合极客时间,共同打造面向开发者的精品内容学习社区,助力成长!

更多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