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MM学习笔记_2(从一个实例中学习HMM前向算法)
HMM算法想必大家已经听说了好多次了,完全看公式一头雾水。但是HMM的基本理论其实很简单。因为HMM是马尔科夫链中的一种,只是它的状态不能直接被观察到,但是可以通过观察向量间接的反映出来,即每一个观察向量由一个具有相应概率密度分布的状态序列产生,又由于每一个状态也是随机分布的,所以HMM是一个双重随机过程。 HMM是语音识别,人体行为识别,文字识别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。
HMM算法想必大家已经听说了好多次了,完全看公式一头雾水。但是HMM的基本理论其实很简单。因为HMM是马尔科夫链中的一种,只是它的状态不能直接被观察到,但是可以通过观察向量间接的反映出来,即每一个观察向量由一个具有相应概率密度分布的状态序列产生,又由于每一个状态也是随机分布的,所以HMM是一个双重随机过程。
HMM是语音识别,人体行为识别,文字识别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。
一个HMM模型可以用5个元素来描述,包过2个状态集合和3个概率矩阵。其分别为
隐含状态S,可观测状态O,初始状态概率矩阵π,隐含状态概率转移矩阵A,观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B。
HMM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来解决3类问题。
1. 评估问题。
即给定观测序列 O=O1O2O3…Ot和模型参数λ=(A,B,π),怎样有效计算这一观测序列出现的概率
2. 解码问题。
即给定观测序列 O=O1O2O3…Ot和模型参数λ=(A,B,π),怎样寻找满足这种观察序列意义上最优的隐含状态序列S。
3. 学习问题。
即HMM的模型参数λ=(A,B,π)未知,如何求出这3个参数以使观测序列O=O1O2O3…Ot的概率尽可能的大。
这篇文章是针对第一个问题来说的,一般采用的是前向后向算法来解决评估问题。这里将的是前向算法。
在此之前,先引入几个符号:
at(i) : 表示到第t个观察值Ot时处于状态i。
: 表示在状态i下产生观察值 的概率。
现在来看一下前向算法的理论来源。
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模型估计问题。即计算概率 。将其利用如下公式化简:
因此首先要先计算
,其中Q为一给定的状态序列 。又有
。
其中
所以
。
因此最后求得
由此可以看见其计算复杂度非常大,为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前向算法就出现了。首先定义了一个前向变量 。表示从1到t,输出符号o序列,t时刻处于状态i的累计输出概率。
因为前向变量有如下性质:
初值:
,且
,最后有递推关系:
。
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简化计算复杂度呢?其原因很简单,因为每一次的at(i),我们都可以用at-1(i)来计算,就不用重复计算了。如下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形象的理解:
看了这么多公式,是不是头晕了?不急,下面看一个实例就会完全明白的。
题目:HMM模型如下,试通过前向算法计算产生观察符号序列O={ABAB}时每个时刻的 和总概率。
当然初始概率矩阵π=(1,0,0),即开始处于状态1。按照上面的公式理论,我们的递推依次解出at(i)。解法如下:
t=1时:
t=2时:
t=3时:
t=4时:
所以有最后的结果:
最后将其计算过程示意图表示如下:
更多推荐
所有评论(0)